如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民族建筑工艺项目;广西艺术学校的彩调剧民族艺术项目;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的坭兴陶民族工艺项目;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的壮医药民族医疗项目;靖西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绣球民族工艺项目;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侗族大歌与天琴民族艺术项目;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南珠贝雕民族工艺项目。
三、开放职教资源。
(一)开放校园。
职业院校结合本校特点,面向中小学生、家长和社区居民,开展职业体验观摩活动、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活动、校园文化展示活动,开展劳模、大师、技术能手和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活动,方便群众了解职业和职业院校,促进中小学生发现职业乐趣,感受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与魅力。
(二)开放企业。
有条件的行业、企业面向中小学生、家长和社区居民,开辟通道或展区,开展工作现场体验观摩活动,介绍产业发展前景和工作流程,展示工匠(大师)技艺绝活等,激发全社会尊重劳动、崇尚技术技能,弘扬工匠精神,增强群众职业意识、精品意识、创新意识。
(三)走进社区。
职业院校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“走出去”,利用本地社区、广场、公园、展馆等场所,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健康饮食咨询、烘焙茶艺、家政服务、形象设计、园艺插花、家用物品使用与保养、民族文化、传统工艺、职业礼仪、环境保护等服务活动,让群众感知职业教育服务现代美好生活,让活动充分“接地气”。
(四)开放赛场。
区内各大职业技能竞赛赛场为中小学生、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、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,为企业设立人才招聘洽谈区域,让群众充分领略职业院校师生风采,感受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、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,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、好声音、新形象。
四、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模式宣传
开设“广西职教”微信公众号,并在教育厅官网上开设“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活动周”专栏,推送职业教育政策和典型案例,发布职业教育活动信息,建立广西职教官方新媒体宣传平台。
开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宣传。充分利用各级电视台、电台、报纸、网站、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,以及全区各中高职学校的微信公众号,开展联合宣传,创新报道形式,以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宣传职业教育政策、民族文化职业教育基地、产教融合等建设成果、职业教育扶贫展示、示范特色学校、优秀毕业生案例、技能大赛、文明风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