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职学校学生
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感受
[摘 要]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,市场经济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,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,整体素质较差,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,普遍存在着“不愿学”、“不想学”等厌学现象。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、新任务,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,文章通过分析中职生思想现状,导出实施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几点浅见。
[关键词]中职学校 思想教育 亲和 赏识
一、现状分析
我校是一所特殊的中职类体育运动学校,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基地,担负着为国家和本省发现、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,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和国家的各项竞技体育比赛。面对这样一种特殊性,我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,整体素质较差,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,思想存在着“不愿学”、“不想学”等厌学现象,因此有很大一部分“问题学生”。这些问题学生主要分为三类:1、家中父母经商,因无暇顾及,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;2、父母离异,家人是教育的失败者,没办法管教孩子;3、孩子不爱学习,父母没办法,就送到这里来练体育。这些学生,被称之为“差生”,说的确切点,是“双差生”,他们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很多,有强烈的厌学情绪,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,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,并且敏感而冲动,自以为是又胸无点墨,还十分懒惰。这些学生,基本上没有理想和追求,来上学不是为了学好知识、提升自我,有些只是为了拿个文凭,还有些纯粹是为了混日子,因此,学习不认真,迟到、早退、缺课现象时有发生,上课不听讲、课后不看书,考试时却千方百计想投机取巧、蒙混过关。而且这些学生,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,没有生存危机,有“靠家长、靠关系”的依赖思想,但惟独没有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思想意识。
二、实施措施
这么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,我发现,这些学生大多本质不坏,只是缺少“爱”和“认可”,他们很聪明,而且很重感情,一旦你能走进他们的心里, 他们其实是很懂事和明理的。随着对学生的理解和班主任工作的深入,我的体会也很深了,这里有几点本人的浅见。
1、爱,是一个永恒的话题,“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”。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》中写道:“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恼的孩子,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?是爱,爱是阳光,可以把冰融化;爱是春雨,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;爱是神奇,可以点石成金。”温家宝总理也说过:“作为一名老师,首先要有爱心,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。”在学生教育工作中,爱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,作为班主任,就要深入学生生活,与学生平等接触、平时多交流,做他们的“朋友”和“亲人”,把他们的冷暖记在心里,学生会因你的爱而感动,会因你的爱而信任你,也会因你的爱而慢慢发生改变,因为我知道,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,每个学生都渴望被人关注,对于平常学生如此,对于问题学生更应如此。作为问题学生,不是他们不够聪明,而是他们存在心理问题。因此,面对这些学生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“用心沟通”,走近他们,贴近他们的心灵。孙子兵法曰:“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。”我也始终信奉并遵守这一信条,教师的真情投入往往是很重要的教育力量。所以,人们把称教育为“爱的教育”。
2、教学要“因材施教”,对学生的教育更要“因材施教”,其实也就是“因人而异”。因此,在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时,我总是会在最短时间里,抽空和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,并注意观察了解,以便在直观上对每位学生做出一些初步判断,为以后的“因材施教”打好基础。有些学生“服软”,有些学生“吃硬”,所以作为任课教师,尤其是班主任,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的性格和承受力来决定教育的方式。可能有些教师认为,我们是老师,他们是学生,我说他们就得听,难道我还有看学生的“脸色”?我认为这个观点有偏差,现在的这个社会,是“人性化”的社会,讲求“平等”,而且学生也需要被尊重。要尊重学生,就是要重视他们,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们,凡事要以理服人,教育学生也要让学生“先苦后甜”:学生做错了事,当时肯定火冒三丈,当头一顿批评,但是批评过后,一定要记得以和平的心态给学生把道理讲清楚,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到哪了,还要明白老师的批评是因为重视他们、是为了他们好。总之,批评也好,教育也好,务必要让学生心服口服,不要一味地责备,更重要的是正确疏导,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、体会学生的感受,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,解决问题,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。在这个问题上,还有一点,学生教育,必须要有全局意识,也就是你在批评教育学生时,要注意场合、学生的情绪和当时的承受能力、还有教育的效果,所以,一定不要和学生起明显的冲突,尤其是在教室里众多学生面前,这样会刺激学生的对立情绪,会将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,实在不行,走为上策,“忍一时,风平浪静;退一步,海阔天空”,还适度体现了自己的大度,何乐而不为呢?而且,在学生出现问题时,除了批评、教育、疏导学生以外,同时还要反思自己的责任和不足之处,这样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公平和担当。